close
同樣是台北故宮的珍稀典藏,元代的《應真像》也成為藝術家的靈感,國光劇團曾推出新編京劇《十八羅漢圖》,劇中人透過筆觸的情感,判斷一幅虛擬的羅漢圖真偽,同時探討藝術價值的定義,今年4月將前往上海演出。



《應真像》以兩組卷軸呈現9尊羅漢和2名侍者,形成一組十八羅漢對幅圖,京劇名角魏海敏表示,「全劇透過曲折故事和藝術品的真假判斷,探討藝術的真假,但所謂的真跡,只在創作的當下發生,即使是仿作,畫的人在當下也融入他的情感,在那當下,就是他的『真跡』,說明藝術裡不可或缺的個人情感層面。」《十八羅漢圖》故事描述一名在山上虔心修佛的尼師,拯救扶養一名孤兒長大成人,期間兩人也產生奇妙的情愫,恰好又得協助廟方修復一幅由殘筆居士所繪製的《十八羅漢圖》,於是尼師和孤兒為了避免見到彼此、情感加溫,就說好以日夜接力方式,合力修復這張畫。修復完成後,孤兒把這張畫帶下山,到古董店工作,遭到老闆陷害入獄,他在獄中繪製一幅仿作的《十八羅漢圖》,讓市場出現2幅真偽難辨的圖,形成若干年後兩人重逢的契機。溫宇航在劇中飾演孤兒,他表示,劇中與尼師接力修復《十八羅漢圖》的過程,也為畫作融入了不同的情感,「對這名孤兒而言,在修復的過程,師徒情感也更為加深,那是一種很純粹又深刻的連結,是藝術的真諦。」魏海敏表示,後來年老的尼師被請下山辨別兩幅《十八羅漢圖》,點出全劇的關鍵,「尼師說這兩幅都是真跡,也都不是真跡,只要動了筆,哪怕是模仿別人,在過程中也有自己的藝術高度,自己的見解和想法,一幅畫被畫出來之後,也會歷經各種修復的過程,真正的真跡就在繪製的當下發生,藝術的真偽,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見解。」(中國時報)

E2A65701759B264C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tipnavar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